120院前急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

  院前急救,顾名思义,就是患者在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后,以及返回医院之前的这一整个过程,由于突发情况比较多,所以显得至关重要,那么今天,小编就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120院前急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。
  【 目标与基础功能 】
 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环节,其 目标为挽救生命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,基本抢救措施也为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。
  【 准备工作与出发 】
  首先,院前急救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充分的准备工作。所有值班急救人员都必须事先做好准备,确保能够随时迅速出动。在接到特殊病情信息时,还需根据抢救需要做出相应准备。 出发时,应选择最近且安全的路径,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。
  【 现场抢救措施 】
  其次,院前急救的核心目标是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。急救人员应优先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,如呼吸困难、心跳骤停、活动性出血和中毒等。面对大量伤员时,急救与呼救增援应同时进行,以加速救治过程并最大程度地确保患者安全。在现场抢救过程中,通常包含三个阶段: 病情评估、实施抢救和稳定病情。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,有时甚至需要同时进行。特别是在危重伤病院的情况下,边评估、边抢救、边稳定病情成为常态。
  【 患者转运过程 】
  完成基本的急救步骤后,患者需要迅速转运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。在转运前,急救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途中可能发生的情况,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。 转运过程中,必须确保患者的安全,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并注意观察意识、面色等变化。对于意识清醒者,应进行简短对话以判断意识状态;对于意识障碍者,则需随时观察瞳孔变化。如遇危急情况,急救医生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就近选择医院进行抢救,以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。
  【 医院交接与记录 】
  当患者抵达医院后,急救医生还有两项重要任务:一是将患者从急救运输工具中 安全搬运至急诊室;二是与值班医师进行详细交班,说明患者的详细情况。至此,一次院前急救任务方告结束。此外,在完成急救任务的同时,医生还需及时书写院前急救护理记录。该记录应真实、准确、完整地反映病人生命体征、病情变化以及医嘱执行情况和所用药品信息等。
  院前急救在挽救病人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,它能够及时且有效地提供救治。为了确保我们都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治疗,我们必须严肃对待院前急救,避免因非病情因素而随意拨打急救电话。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急救资源,还可能耽误对危重病人的及时派车和救治。